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四書類
小學類
易類
論語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法制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法華部類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汉始祖高帝魏始祖武皇
帝晋始祖宣帝国家始祖神尧皇帝同功比德而忽升
于宗祀圜丘之上为昊天匹曾谓圜丘不如 林放
乎其
九难曰昨所言魏文帝丕以武帝操为始祖晋武帝炎 (第 8b 页)
          右汉武帝封禅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中元元年春二月己卯幸鲁进幸
泰山北海王兴齐王石朝于东岳辛卯柴望岱宗登封
泰山甲午禅于梁父夏四月癸酉车驾还宫己卯大赦

天下复嬴博梁父奉高勿出今年田租刍藁改年为中

祭祀志建武三十年二月群臣上言即位三十年宜封
禅泰山诏书曰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
天乎曾谓泰山不如 林放
何污七十二代之编录桓公
欲封管仲非之若郡县远遣吏上寿盛称虚美必髡兼
令屯田从此群臣不敢复言三月上幸鲁 (第 30b 页)
侯少梁伯秦商鄄城
侯武城伯漆雕哆濮阳侯琅琊伯颜骄雷泽侯须句伯
漆雕徒父高苑侯北徵伯壤驷赤上邽侯清河伯 林放
长山侯睢阳伯商泽邹平侯石邑伯石作蜀成纪侯任
城伯任不齐当阳侯鲁伯申枨文登侯东牟伯公良孺
牟平侯曹伯曹 …… (第 4b 页)
颛孙师以下至成都伯扬雄四十九人并西向西庑长
山侯 林放
以下至临川伯王雱四十八人并东向颁辟
雍大成殿名于诸路州学
五年太常等言兖州邹县孟子庙诏以乐正子配享公 …… (第 29a 页)
旂南华侯左人郢朐山侯郑国乐平侯
原亢胙城侯廉洁博平侯叔仲会高堂侯邽巽临朐侯
公西舆如内黄侯蘧瑗长山侯 林放
南顿侯陈亢阳平
侯琴张博昌侯步叔乘中都伯左邱明临淄伯公羊高
乘氏伯伏胜考城伯戴圣曲阜伯孔安国成都伯扬 (第 45b 页)
 下七十六人家语之书出于孔氏当得其实而司马
 迁史记所载多公伯寮秦冉颜何三人文翁成都庙
 壁所画又多蘧瑗 林放
申枨三人先儒谓后人以所
 见增益殆未可据臣考宋邢炳论语注疏申枨孔子
 弟子在家语作申续史记作申党其实 …… (第 30a 页)
 不载诸弟子之列秦冉颜何疑亦为字画相近之误
 如申枨申党者但不可考耳臣愚以为申枨申党位
 号宜存其一公伯寮秦冉颜何蘧瑗 林放
五人既不
 载于家语七十子之数宜罢其祀若瑗放二人不可
 无祀则乞祀瑗于卫祀放于鲁或附祭于本处乡贤 …… (第 30b 页)
 阙里志嘉靖元年世宗豋极驾幸太学
世宗本纪嘉靖九年六月癸亥立曲阜孔颜孟三氏学

冬十一月辛丑更正孔庙祀典定孔子谥号曰至圣先
师孔子
礼志嘉靖九年大学士张璁言先师祀典有当更正者
叔梁纥乃孔子之父颜路曾晰孔鲤乃颜曾子思之父
三子配享庙庭纥及诸父从祀两庑原圣贤之心岂安
请于大成殿后别立室祀叔梁纥而颜路曾晰孔鲤配
之帝以为然因言圣人尊天与尊亲同今笾豆十二牲
用犊全用祀天仪亦非正礼其谥号章服悉宜改正璁

缘帝意言孔子宜称先圣先师不宜称王祀宇宜称庙
不称殿祀宜用木主其塑像宜毁笾豆用十乐用六佾
配位公侯伯之号宜削止称先贤先儒其从祀申党公
伯寮秦冉等十二人宜罢 林放
蘧瑗等六人宜各祀于
其乡后苍王通欧阳修胡瑗蔡元定宜从祀帝命礼部
会翰林诸臣议编修徐阶疏陈易号毁像之不 …… (第 38b 页)
祀之贤不可不考其得失申党即申枨釐去其
一公伯寮秦冉颜何荀况戴圣刘向贾逵马融何休王
肃王弼杜预吴澄罢祀 林放
蘧瑗卢植郑众郑玄服虔
范宁各祀于其乡后苍王通欧阳修胡瑗宜增入命悉
如议行又以行人薛侃议进陆九渊从祀初 …… (第 40b 页)
张侯公伯寮新息侯秦冉考城伯戴圣/岐阳伯贾逵扶风伯马融任城伯何休偃师伯)
(王弼今黜内黄侯蘧伯玉长山侯 林放
高密侯郑玄新/野伯范宁临川郡公吴澄今改祀于乡曲阜侯颜无繇)
(改入启圣祠从祀淄川侯/申党即申枨今革存 (第 57b 页)
  乱礼存则存礼亡则亡上自古始下逮五季质文

  不同罔不由是然而世有损益惟周为备夫子尝
  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逮其弊也忠信之薄而情
  文之繁 林放
问礼之本孔子欲从先进盖所以矫
  正反弊也然岂礼之过哉为礼者之过也秦氏焚
  灭典籍三代礼文大坏汉兴 (第 12a 页)
 望其容饰已知其非分越制也予谓春秋所书之旨
 正以有故而不郊者为幸无故而郊者为大罪也季
 氏旅于泰山夫子曰曾谓泰山不如 林放
乎泰山有 (第 25a 页)
(所谓以礼者为其/所得为者而已矣) 林放
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
易也宁戚(集注易节文习熟而无哀痛惨怛之实者也/戚则一于哀而文 …… (第 5a 页)
文之也则其本俭而已丧不可以径情而直行为之衰)
(麻哭踊之数所以饰之也则其本戚而已周衰世方以文/灭质而 林放
独能问礼之本故夫子大之而告之以此)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集注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 (第 5a 页)
礼既不可考證殷礼虽存又非/当世之法惟周礼乃时王之制今日所用孔子既不得)
(位则从周而/已 中庸)  林放
问礼之本 (第 27a 页)
(林放
鲁人见世之为礼/者专事繁文而疑其本)
(之不在是也/故以为问)子曰大哉问(孔子以时方逐末而放独有/志 …… (第 27a 页)
文之也则其本俭而已丧不可以径情而直行为/之衰麻哭踊之数所以节之也则其本戚而已周衰世)
(方以文灭质而 林放
独能问礼/之本故夫子大之而告之以此)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
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让者礼之实也何有 (第 27b 页)
 (命之文是也诸侯不得祭天地大夫不得祭山川士/庶人不敢以他人祖祢祭于巳之寝礼也故季氏旅)
 (于泰山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 林放
乎明乎春秋/所书郊禘大雩之义则知圣人治国知指诸掌之说)
 (矣/)
 集说(礼记月令曰仲夏之月命有司 (第 8b 页)
 集说(杜氏预曰炀公伯禽之子也其庙已毁季氏祷/之而立其宫书以讥之 张氏洽曰季氏妄祷)

 (而踰祀典以立久祧之宫圣人特书必有曾谓炀公/不如 林放
之叹乎 黄氏仲炎曰立炀宫犹立武宫)
 (也神家氏铉翁曰公薨于外鲁之大戚而意如以为/获 灵之祐为炀 (第 9a 页)
指礼乐之体在内者李氏专指礼乐之用在外者三说备然后体用全内外备仁与礼乐相资
以行之义可见矣)


  ○ 林放
问礼之本 (第 5a 页)
   林放
鲁人见世之为礼者专事繁文而疑其本之不
在是也故以为问

  子曰大哉问

  孔子以时方逐末而放独有 …… (第 5b 页)
所以文之也则其本俭而已丧不可以径
情而直行为之衰麻哭踊之数所以节之也则其本
戚而已周衰世方以文灭质而 林放
独能问礼之本
故夫子大之而告之以此(辅氏曰范氏止以祭为礼其说未全故又取杨氏说
以足之人生之初便资乎饮 ……
(第 7a 页)
  吴氏曰亡古无字通用程子曰夷狄且有君长不如

诸夏之僭乱反无上下之分也○尹氏曰孔子伤时
之乱而叹之也亡非实亡也虽有之不能尽其道尔
(语录曰问程子似责在下者陷于无君之罪尹氏似责在上者不能尽为君之道曰只是一意皆是说上
下僭乱不能尽君臣之道如无君也)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 林放
(女音汝与平声)

  旅祭名(愚谓祭山曰旅周礼大宗伯旅四望郑云旅陈也陈其事以祈焉礼不如祀之备也) (第 8a 页)

山山名在鲁地礼诸侯祭封内山川(语录曰只缘是他属我故我祭

得他若不属我则气便不与之相感如何祭得他)
季氏祭之僭也冉有孔子
弟子名求(鲁人)时为季氏宰救谓救其陷于僭窃之罪
呜呼叹辞言神不享非礼欲季氏知其无益而自止
又进 林放
以厉冉有也(辅氏曰有是理则有是神有是神则享是礼神者礼之主
也岂享非礼之祭哉故夫子言
(第 8b 页)
林放
犹能问礼之本泰山宁享非礼之祭盖欲季氏知其无益而自止又
(第 8b 页)
林放
以厉冉有也圣人之言广大流通遏恶扬善包函无所不尽如此)○范氏曰冉有
从季氏夫子岂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圣人 …… (第 8b 页)
既不能正则美 林放
以明泰山之不可诬是亦教诲
之道也(辅氏曰圣人以人待人不逆人以为不能而轻弃之尽已之心述事之宜而顺导之能 (第 9a 页)
 之岂圣人之得已哉 即使泰山不吐季氏亦不当
 祭夫子之言特欲季氏知其无益耳然道理亦实如
 此 翼注曰要尊泰山不可抑 林放 
又曰作文只
 会意透发神不享非礼 (第 5a 页)
林放
字轻轻点明亦不必
多缠 …… (第 5a 页)
 字指仪文言 又曰子夏不是抹杀礼正深于求礼
 见得礼非无自而起者 又曰即如世人讲礼后亦
 只说得文后耳礼该文质通体俱后 此与 林放

 不同 此与从先意亦异从先是从用上择个中此
 是就用内想出个体来 可与言诗与子贡只重在
 触类者 (第 7b 页)
 (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王制诸)
 (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故季氏旅于泰山子曰呜呼曾谓泰
 山不如 林放
(朱子语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国内山/川只缘是他属我故祭得他若不属)
 (我气便不与之交感如何祭得程允夫 (第 10b 页)
 有进而无退(见檀/弓)宫庙即远有毁而无立(注见成六/年张氏曰)
 (季氏妄祷而踰祀典以立久祧之宫圣人特书必有/曾谓炀公不如 林放
之叹乎鄱阳万氏曰炀公考公)
 (之弟也鲁之以弟继兄而立盖始乎此昭公之在鲁/已立公为为太子及其居郓又黜 (第 8a 页)
之仁心流行发见者也人而失其所得于天地之心则是
失其所以为礼乐之本矣虽有礼乐之具将如之何哉)


  ○ 林放
问礼之本

   (第 5a 页)
林放
鲁人见世之为礼者专事繁文而疑其本之不
在是也故以为问(黄氏曰本之说有二其一曰仁义礼智根于心则性者礼之 …… (第 5a 页)
也则其本俭而已丧不
可以径情而直行为之衰(音催)麻哭踊之数所以节之
也则其本戚而已周衰世方以文灭质而 林放
独能
问礼之本故夫子大之而告之以此(通曰本有二其末亦不同本根
之本其末为枝叶枝叶出于本根而亦能芘其本 ……
(第 7a 页)
所以无人君
天理其殆灭矣乎)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 林放
(女音汝与平声)

  旅祭名泰山山名在鲁地礼诸侯祭封内山川季氏
祭之僭也冉有孔子弟子名求(鲁人) (第 8a 页)
时为季氏宰救谓
救其陷于僣窃之罪呜呼叹辞言神不享非礼欲季
氏知其无益而自止又进 林放
以厉冉有也(语录天子祭天 (第 8a 页)
地诸侯祭其国之山川只缘是他属我故我祭得他若不属我则气便不与之相感如何祭得他)
范氏曰冉有从季氏夫子岂不知其不可告也然而
圣人不轻绝人尽已之心安知冉有之不能救季氏
之不可谏也既不能正则美 林放
以明泰山之不可
诬是亦教诲之道也(冯氏曰此因 (第 8b 页)
林放
问礼之时故其言如此此章当移置 (第 8b 页)
林放

礼之下盖夫子尝以其臣称冉有之从季氏矣又以非我徒责其为季氏聚敛矣伐颛臾又不能谏矣泰
山之旅固知其不 …… (第 8b 页)
救八佾而可忍旅泰山其可諌乎然冉有而不能救孰能救之人事之不可救则又
喻之以神理深明是理之不可诬也○通曰 林放
一鲁男子尔犹知厌其礼之末者泰山之神独不恶其 …… (第 8b 页)
礼之僣者乎夫子为是言岂 林放
请问之时正季氏旅泰山之时与抑 (第 9a 页)
林放
因季氏之旅而有是问也)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
也君子(饮去声)

  揖 (第 9a 页)
子杞伯同盟于虫牢(杜虫牢郑地陈留郡/封丘县北有桐牢)
传五年春原屏放诸齐(杜放赵婴也原同屏季婴之兄 林放
者宥之以远也○屏步丁)
(反/)婴曰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林言我/仕晋国)
(故栾氏不敢作 (第 3a 页)
之不信(林朝行夕败/不守其信)刑之颇类(缘事类以成偏颇○颇/普多反类如字又力对)
(反/)狱之放纷 (林放
纵也纷乱/也○纷芳云反)会朝之不敬(杜谓国无/礼敬之心)使
命之不听(杜下不/从上命)取陵于大国罢民 (第 11a 页)
柱因谓之


朱儒

俭   巨险切约损也伯曰薄于奉己约于用物之

谓俭薄于奉己养德也约于用物养财也 林放



礼之本孔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 (第 34b 页)
所以节之也则其本戚而已(记檀弓下礼有微情者有以故兴物者有
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
周衰世方以文灭质而 林放
独能问
礼之本故夫子大之而告之以此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吴氏曰亡古无字通用程 …… (第 5a 页)
  旅祭名泰山山名在鲁地礼诸侯祭封内山川季氏
祭之僭也(记王制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
四渎视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冉有孔子弟子名求(鲁人)时为季
氏宰救谓救其陷于僭窃之罪呜呼叹辞言神不享
非礼欲季氏知其无益而自止又进 林放
以厉冉有
也 范氏曰冉有从季氏夫子岂不知其不可告也 (第 5b 页)
然而圣人不轻绝人尽己之心安知冉有之不能救
季氏之不可諌也既不能正则美 林放
以明泰山之
不可诬是亦教诲之道也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
也君子(饮去声) (第 6a 页)


林放
问礼之本章芟一条减九十三字)
放意以今世之所谓礼者大抵都是繁文非其本之所在也故试问礼之本意夫子之必有 …… (第 47b 页)
矣此是正说其问之大处礼与其奢也宁俭俭虽非礼之中而实本之所在也丧与其易也宁戚戚虽非礼之中而实本之所在也

问礼之本此礼字兼吉凶言礼与其奢也宁俭此礼字对丧字则只是吉礼也其实礼字该得丧字但俭字该不得戚字奢字亦兼 …… (第 47b 页)
有质只因后来文便称为质 林放
问礼之本盖亦近棘子成之意曰与其曰宁圣人之权度固自精切矣
夷狄之有君章芟三条减十七字)

当时夷狄之君未 (第 48b 页)